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2022-03-03 00:00
来源:本站
临渭区慈善协会2021年慈善
工作年度理事会议文件之一
临渭区慈善协会
2021年度工作报告
(2022年3月3日)
张庆丰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临渭区慈善协会以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慈善法》和省《实施办法》,于坚守中突破,在改革中前行,深入推进扶贫济困,服务乡村振兴,投身抗疫防洪,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年共募集慈善款物728.8万元,实施各类救助项目32个,惠及辖区困难群众(学生)20余万人。
(一)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为雨涝抗疫加油助力。去年秋季,面对全区阴雨连绵,积水遍地,秋季庄稼难以收种的严峻形势,区慈协及时联系区上领导和相关部门,捐赠资金42万元。10月16日上午,在区政府会议室举行发放仪式,将捐赠资金发放至各街镇,为全区的雨涝救灾贡献了慈善力量。在全区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与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联系,捐赠资金20万元,由区疫情防控办公室统筹安排,购置疫情防护用品。同时,联系爱心企业浣溪家皮具公司,倡导爱心人士为河南新乡市及本省商洛市捐赠救灾物资41.75万元。联系区新联会,动员企业会员为区内捐赠防疫物品折值7.2万元,组织慈善志愿者,在渭南北站广场举行仪式,将物品送至区内十多个疫情防控岗点,慰问一线值班人员。为全区的雨涝救灾和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全区干部群众的高度赞扬。
(二)强化推进措施,创建慈善幸福家园。创建慈善幸福家园是中省市慈协实施的一个重点项目,是慈善参与社会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区政府办印发了《慈善幸福家园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区民政局、区慈善协会主要领导为副组长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工作人员组建专门办公室,各街镇成立了慈善工作站,由分管民政工作领导任站长。在充分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在全区筛选确定了11个行政村、1个城市社区作为慈善幸福家园项目试点村社。
去年5月8日,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全面安排部署项目建设任务,给全区20个街镇颁发了慈善工作站牌和慈善关爱中心站牌,给12个村社颁授了慈善志愿服务队队旗。分层次对相关领导和项目负责人进行培训,明确“五个一”的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时限要求。区慈善协会、民政局经常深入基层村社,加强检查指导,并在资金方面予以支持,为12个试点村社,各拨付2万元项目启动资金,共拨付资金24万元,为三个重点村社支持项目资金12万元,联系爱心企业广东省中山市鼎志鑫照明厂,捐赠太阳能投光灯928盏,共折值20.41万元。区民政局拨付资金36元,共投入资金92.41万元。经过各方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经年终检查验收,试点的12个慈善幸福院全部达到标准,其中孝义镇金滩村荣获全国慈善示范家园称号,吝店镇刁刘村、交斜镇美王村荣获全省示范家园称号。
(三)动员各方参与,慈善募集再创佳绩。在全国9·5慈善日和9·9公益日来临之际,区慈协采用多种方式,动员全区干部职工参与“爱心一日捐”活动,动员城乡居民参与公益网络捐赠活动。
区慈协、区民政局和区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慈善联合大行动的实施意见》,印发了捐赠《倡议书》和《网络捐赠操作指南》。由区委办组织,召开了全区的动员大会,随后在教育、卫健两大系统分别召开会议,安排部署联合大行动的各项工作,表彰奖励先进。各街镇、各部门思想认识明确,动员措施得力,区慈协组建专门办公室,全力搞好指导和服务,全区广大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积极参与。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取得良好的捐赠成绩,全区共捐赠资金400.3 万元,争取腾讯公益及省慈协配捐资金86.6万元,共获得善款486.8万元,位列全省县(区)第九,参与人数27万人,位列全省县(区)第一。
(四)实施网筹项目,服务乡村振兴。为落实责任,规范管理,确保网筹项目实施效果,区慈协领导带队,深入辖区农村14个镇调研走访,检查网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召开座谈会,听取基层意见,查漏补缺,完善实施项目的方法和措施。
先后联系区乡村振兴局实施“大病救助”项目,支付善款45.6万元,救助贫困患者166名。联系区教育局实施“临渭区扶智助学”项目,支付善款111.3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07名资助中小学生252名。联系退役军人事务局实施“关爱退役军人”项目,支付善款15.8万元,救助贫困退役军人79名,三个项目共支付善款172.7万元。惠及困难群众(学生)452人,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社会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五)实施传统项目,救助社会弱困。实施传统慈善救助项目,对弘扬慈善精神,救助社会弱困,促进社会和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确保项目实施效果。
实施三大节日慰问项目,共慰问城乡困难群众(学生)2433 人,共支付善款48万元。实施慈安便民桥项目,修筑慈安便民桥 6 座,投入资金42万元。实施“春立阳光计划”项目(膝关节置换),救助13人,减免费用39万元。与海成皮肤专科医院和华仁医院合作,设立医疗救助基金,救助29人,支付救助金6.1万元。在辖区三所学校实施筑巢项目,共投入资金21万元。实施危急临时救助项目,救助城乡因灾因病致困户28 户,支付资金 15 万元。实施阳郭红色地下交通站援建项目,支付资金10万元。实施“爱为宝”项目,回收废旧衣物 191.8吨,废旧书刊折值 1.04万元。在2021年3月西安召开的全省慈善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我区被评为项目实施先进单位。
(六)坚持抓点带面,慈善教育再上新台阶。慈善教育系我区的品牌项目,我们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强化措施,再接再厉,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不断取得新成绩。
继续坚持“六纳入五结合”的工作思路,切实抓好课堂教学,配合党史教育,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赓续红色基因,抒发爱国情怀。继续扩大示范校范围,将瑞泉中学,西安路小学,人和小学,五里铺小学创建为示范学校,每校奖励5万元。在五里铺小学设立“慈善教育工作室”,拨付经费2万元。召开年度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奖励示范学校和先进个人,共发放奖金12.9万元,以奖代补拨付慈善校园文化建设经费23万元,全年通过多种形式共拨付慈善教育资金60.9万元。在2021年7月召开的全市中小学慈善文化建设推进会上,区慈善协会,区教育局及两所学校分别做了经验介绍。
(七)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协会自身建设。一年来,利用周一例会,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慈善法》和省《实施办法》,不断提高对新时代慈善事业意义和作用的认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适应新形势要求,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充实机关办公室和募集物资库房,联系区政协,组建“各届爱心济困协会”,编印了《慈善温暖洒万家,三贤故里春意浓》宣传画册,制作了临渭慈善系列展板,建立了多个慈善联络群,扩大了志愿服务队伍,机关面貌明显改变,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经市区民政局组织有关方面评估验收,区慈协已获得三A级社会组织和社会公开募集资质。
在一年来的慈善工作中,省市慈善协会精心指导,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全区各街镇各部门紧密配合,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协会各位理事在百忙的工作之余经常关心指导和支持协会工作,在此我谨代表区慈善协会,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顺利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临渭区“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快速发展的一年,目标更明确,任务更艰难,区慈协要适应新时代要求,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奋力描绘临渭慈善事业快速发展的壮美画卷,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对发展慈善事业提出明确要求,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将慈善确定为实现第三次分配的重要途径,慈善事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美好春天。我们要提高思想认识,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与时俱进,奋勇争先,全力开创慈善工作新局面。
(二)拓展参与范围,实现募集突破。以9·5爱心“一日捐”为基础,动员干部职工参与;以9·9公益网络捐赠为重点,动员爱心人士参与;以共建慈善幸福家园为载体,动员城乡居民参与;以故土乡情为纽带,动员在外成功人士参与,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捐赠与日常捐赠相结合,实现慈善款物募集大突破。
(三)共建幸福家园,促进社会和谐。要全面回顾总结,坚持标准,查漏补缺,做好已创建慈善幸福家园的巩固提升。要适应新形势要求,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继续与区民政局联合,切实抓好今年的创建工作。参与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增强邻里团结,不断探索慈善参与社会治理的新路径。
(四)创新慈善项目,助力乡村振兴。按照腾讯公益和省市慈协的相关要求,结合乡村振兴的实际,以共建慈善幸福家园和贫困户大病救助为重点,精心策划网筹项目,联合区级相关部门和各街镇,落实工作责任,严格资金管理,精准实施慈善项目,救助社会弱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五)强化推进措施,抓好慈善教育。继续坚持“六纳入五结合”的基本原则,坚持“抓示范带全面”的工作思路,坚持年度表彰奖励的推进措施。切实抓好课堂教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主体活动,营造浓厚的慈善文化氛围。与党史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深化教育效果。要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拓宽思路,创新方法,促进慈善教育再上新台阶。
(六)加强慈善宣传,营造浓厚氛围。要利用3·5志愿活动日和9·5慈善日,组织辖区单位学校志愿者,开展集中宣传。利用协会微信公众号和各个慈善联络群,宣传《慈善法》和省《实施办法》,传播慈善知识,展示活动亮点。要联系市区各大新闻媒体及省市慈善刊物,宣传辖区爱心捐赠和慈善活动方面的典型事例;要继续加强校园慈善文化建设,营造爱心传递,全民向善的良好氛围。